天高云淡,清水潺潺。近日,走进河北省乐亭县高标准农田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示范区,稻苗青翠,虾壮蟹肥,一望无际的田野正在为丰收积攒着充沛的能量。
“今年我们选用了来自辽宁盘锦营口等地的‘盘育18系’‘天域稻2号’‘稻源16’等9种抗倒伏、口感香甜的优育稻种,种植了8300余亩。最近水稻陆续进入灌浆期,长势比去年更好。”在“智慧大田系统”中控室,乐亭农发集团园区管理员魏明朝轻点鼠标,稻田情况在大屏上一览无遗。
星罗棋布的监测点位、实时变化的水位曲线、定位精准的虫情图片……占满整面墙的数智化大屏幕前,魏明朝、段严严等5人组成的“新农人战队”紧盯屏幕上不断变化的画面,仔细分析数据、商讨技术措施,“运筹帷幄”之间就能搞定稻田管理的全流程。
园区“硬件工程师”段严严说:“水稻即将进入成熟期,要及时补充营养。我们使用多光谱无人机拍摄稻田,通过识别不同色光以及氮磷钾元素、叶绿素等含量得出光谱成像,以及时掌握不同区域的植株长势,比如红色区域稻子长势好,绿色、蓝色区域的稻子需要追肥。”
段严严熟练快速地点击着控制系统,将这份图像数据同步传输给施肥无人机。他说:“等我们把肥料配好,施肥无人机就会自动给水稻精准追肥,每一处都不会落下!”
从控水灌溉到虫害防治,从土壤分析到追施肥料,在这片高科技“智慧大田”,物联网络四通八达,无人机电子眼“鸟瞰全局”,绿色优质的水稻正在蓬勃生长。
而肥沃的田野不仅滋养着茁壮茂盛的稻秧,还养育着其他的田中“宝藏”。小龙虾威风凛凛,挥舞双钳打洞钻泥;毛蟹灵巧游弋,在水底捕食……得益于高标准农田的优良生态环境,稻田虾蟹正在快速“增肥”。
据介绍,园区今年共养殖小龙虾1400亩、中华绒螯蟹120亩,与水稻共生互养。
“目前,田里的小龙虾每只约重30克,而我们的收获目标是每只60克左右,预计总产量在16万公斤上下。螃蟹则以二两重为标准,预计产量1800多公斤。”魏明朝说,“我们全部采用绿色健康的养殖方式,通过科学把控水质、饵料、病害防治等环节,保障虾蟹质量上乘、肉质鲜甜。”
近年来,在新科技、新装备、新农人的全面赋能下,这片脱胎于盐碱地的高标准农田,土壤含盐量从原来的3.5‰降至1‰左右,同时以生产优质稻米、稻田虾蟹的第一产业为基础,生发出盐碱地综合利用、绿色生态农业、智慧科技设施研发、认养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综合立体智慧农业模式。
下一步,乐亭县高标准农田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示范区的农产品将依托乐亭农投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线上线下渠道销售,持续加大对盐碱稻田大米、河蟹、小龙虾等产品质量的培育力度,推动这片土地不断焕发新的生机,释放更大的经济与生态效益。